国考1号高中2023届毕业班学月滚动能力检测三英语试题,国考1号答案网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国考1号高中2023届毕业班学月滚动能力检测三英语试题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国考1号答案网
国考1号高中2023届毕业班学月滚动能力检测三英语试题
1、国考1号高中2023届毕业班学月滚动能力检测三英语试题
2、2023届国考1号理综答案
3、国考1号地理3
【答案】C
【解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要言不繁--要言不烦;B项,美仑美奂--美轮美奂;D项,开源截流--开源节流。所以选C。
【答案】(1)B(2)A (3)B(4) A (5) A (6) A(7)B(8)A(9)B(10) A(11)A(12)B(13) A(14)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另外,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名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本题重点考查对莎士比亚戏剧知识的了解掌握,需要考生熟知莎士比亚作品的内容,方能判断对误。
①“他坚持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错误,因为莎士比亚的创作原则是现实主义的。
③“被大女儿赶到荒郊野外,而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二女儿考狄利娅率军救父”错误,李尔王是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而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考狄利娅率军救父。
⑦“看完”和“忏悔”的表述错误。《贡扎古之死》还没有演完,刚演到贡扎古的侄儿琉西安纳斯以毒药注入贡扎古的耳朵里时,克劳狄斯就已惊愕地站起,并终止了演出,匆匆离开了。他为自己的罪行败露而惴惴不安,认为他的“罪恶的戾气已经上达于天”,但是他“还占有着那些引起”他的“犯罪动机的目的物”,不肯把非分攫取的利益交出,所以他不能忏悔,他只能向天使们祷告,祈求将一切转祸为福。可是善良的哈姆莱特以为叔父忏悔了,暂时放过了他。而哈姆莱特刚走,他就站起,说:“我的言语高高飞起,我的思想滞留地下;没有思想的言语永远不会上升天界。”他深知他的罪恶和愿望是不会终止的。
⑨“派遣”表述不合剧情。克劳狄斯让王后和哈姆莱特谈谈,目的是表明自己被侄儿无故猜疑,是惺惺作态罢了。他早已准备好让哈姆莱特的两位同学送哈姆莱特去英国,然后借英国人之手杀死威胁自己地位的侄儿。波洛涅斯是自作聪明,主动提出去偷听王后母子二人的谈话,然后回来报告国王。波洛涅斯一贯阿谀逢迎,自以为是,实则愚蠢昏朽,他的死是无能者卷入漩涡的必然。正如哈姆莱特发现错杀了波洛涅斯时所说的:“你这倒运的、粗心的、爱管闲事的傻瓜,再会!也是你命不该活,现在你可知道爱管闲事的危险了。”选项错在对克劳狄斯和波洛涅斯性格的不当理解。
说法错误。如果哈姆莱特不是深爱父亲,而是接受所谓命运的安排,那克劳狄斯不会加害于他,因为克劳狄斯已经立哈姆莱特为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哈姆莱特装疯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微弱,却要承担重整乾坤的责任,他不仅是为父报仇,也是要将丹麦从父亲死后的混乱中拯救出来。正如他所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倒楣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因此是沉重的使命让他精神负荷超重。同时,他得知父亲的悲惨遭遇之后,再也无法保持理智和冷静,也无法平静地面对杀父的凶手和背叛了父亲的母亲,因此,装疯也是哈姆莱特情感的选择。这一招并没有骗过狡猾的克劳狄斯,他还是对哈姆莱特起了疑心,不仅让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以女儿奥菲利娅试探哈姆莱特,还找来哈姆莱特昔日的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监视哈姆莱特。选项错在对哈姆莱特装疯目的及效果的表述。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独白的下半句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可见,生存与毁灭的思考,实质上是默默忍受命运还是奋然反抗命运的抉择。联系剧情来看,确实与哈姆莱特思考复仇与否的抉择有关;但这种思考是否就是犹豫不决的怯懦呢?根据剧作,哈姆莱特的这种思考是源自于得知父亲死后还要受到地狱的折磨。因为人死后如果没有灵魂和另外一个世界的话,那一切就将停止,也就没有什么可惧怕的了;然而事实是,人死后或许还要承受神秘之国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可能比现世的凌辱、欺凌!鞭挞、讥嘲更深重。因此,生与死的抉择就变得艰难。所以,这句独白其实是作为思想者的哈姆莱特对生与死的严肃思索,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困惑,而不是因惧怕复仇死亡而表现出的怯懦。这是与性格无关,与思想有关的人生困惑。选项错在将一个具有深广意义的命题简单化为一个行动与性格的命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隔”与“不隔”这一对概念偏重从读者审美感受方面加以阐述,使“境界说”的内涵覆盖更广,更加完善。B.王国维先生认为,无论是“池塘生春草”,还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都是写景中“不隔”的佳句。C.朱光潜先生认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二句意象不明了,情趣不真切,这一分析比王国维先生所述更为详尽。D.温庭筠的《瑶瑟怨》境界与其《望江南》大体相同,写景能够做到真切可感,但写情能够做到含而不露。